因為自己的人生只能活一次,所以只好在戲劇中體驗不同的人生。
(一棵樹都沒有的地方。不能說熱,是燙!)
雖然是衝著70歲的老團長孫榮輝親自上陣詮釋武松大戰獅子樓,重現經典看家戲風采,
卻實在沒料到一心把這齣「武松殺嫂」呈現得毫無冷場,
真是令人有種西門慶看到潘金蓮的感覺--驚艷!
也覺得頂著大太陽特地為此跑一趟宜蘭實在很值得,
而且戲票居然只要200塊!(佛心來的?!)
(女廁門口拍的傳藝造景。這麼可愛的地方為什麼設計在廁所門口?是因為一定需要上廁所嗎?XD)
武松-孫詩詠、西門慶孫詩珮,她們兩人的表現已經被我私自認定為--「應該要有這種程度才是水準」的感覺,因此反而沒有什麼特別一提的。倒是劇情在詮釋武大和武松之間的兄弟友情時,讓我幾度深受感動。
武大雖然是清河縣的「矮矮三寸丁」,但在一心的詮釋裡,並沒有讓武大受盡鄰里的欺凌,暉哥一幫人只是在武大「宣稱」武松是自己親弟弟時,因完全無法相信而嘲笑了武大一番。整體看起來鄰里鄉民並不令人討厭,反而有種調節氣氛的喜感。
提到武大,實在是這齣戲的一大亮點。譚德雲的短腳演出已經夠令人佩服,重點是他的肩膀、手臂都有戲,演得真好!當武松遊街、兄弟相會,武松想幫武大挑起燒餅扁擔,他害怕弄髒武松一身新裝而著急的樣子,真的就是每個台灣舊時代的家庭父母親們的樣子。幸好武松也懂得反哺,兄弟情深實在是現代親子教育很好的榜樣...(說到哪兒去了!)
後來武松上京都,寒冬中武大送別、武松替兄長遮風擋雨;別後,武大每天盼著弟弟回來的痴心模樣,實在令人熟悉到心痛。當然那一別就是永別,後來武大就被潘金蓮毒死了!
飾演潘金蓮的童婕渝全場裹小腳表現她的功底。聽說在排練現場她都踩蹻走路,難怪行雲流水不覺僵硬。在劇情的編排上,武松在遊街時與潘金蓮的「驚鴻一面」,的確是令武松動心的,但對大哥的尊敬和兄弟友情,武松斷然斬斷了自己的紛亂,才能對潘金蓮的投懷送抱坐懷不亂。
但站在潘金蓮的角度呢?從小是個養女,老爺對自己垂涎,受到夫人的妒忌而婚配武大,這前半部的人生是半點不由人的。遇見武松之後,人生開始有了新的意義,她開始勇於追求,而且已知武松動過心,卻仍不接受自己.....武松的一個巴掌和一句賤人把潘金蓮推向谷底,讓她在面對西門慶的虛情假意時選擇信以為真,享受人生中從來不曾享受過的溫暖.....我不禁要想,若我是潘金蓮,在嫁給武大之後我會怎麼做呢?在遇見武松之後我會怎麼做呢?所以當武松一刀刺進潘金蓮心窩時,潘金蓮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麼會跟西門慶在一起嗎?因為感受到他的真心溫暖。可是...我多麼希望那個人是你....」而將自己更往刀口送上一步的時候,我的眼淚也跟著掉下來了!這是命運嗎?我真的也想不清楚。
而武松呢?親愛的大哥雖然不是自己所殺,武大卻是因為自己而死。又親手殺了自己曾經心動的女人,這一連串的打擊會在他的心裡造成什麼影響?想想都替他難過。
壓軸的老團長當然沒讓觀眾失望,七十歲高齡在台上又翻又打....敬業的態度和精神實在應該讓這些得看著小抄演戲的後生小輩去撞牆。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看到這樣「認真」的演出。希望一心能夠持續保持這份難能可貴。(結論很弱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