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一大早接到媽媽的電話,說大白菜一斤十塊,買了二顆共六斤多,要不要來做泡菜?
腦子裡立刻迅速地轉了一圈需要的材料,包括:白蘿蔔、紅蘿蔔、洋蔥、蘋果、梨各1,
蔥、韭菜、蒜頭、嫩薑各少許....讓媽媽一起從傳統市場裡買回來。
其他的:韓國辣椒粉、魚露、糯米粉(需加水煮成糯米糊待用)、冰糖...則是家裡現有的材料。
到底要做半顆的,待要吃再切,還是直接切成差不多的大小,直接可取食?想了好一陣子,
後來覺得才六斤的白菜量實在不大,也不想每次要吃泡菜時還得再洗砧板刀子之類的,
還是決定先切好!
大白菜先不洗,直接切好洗鹽水浴。
新竹家裡有乾淨的大澡盆可用真的很得心應手啊!
才洗了一會兒鹽水澡,馬上剩下這付樣子....
我大約只醃了2個多小時,就撈起來洗淨、並洗去鹽份、瀝乾(需用手稍微幫忙擠一下水份)。
再來做韓國泡菜最重要的醃料。
我個人是隨自己心意刨絲、切絲、切段、切小段....
本來薑和蒜頭我喜歡用調理機打成泥狀,因為不喜歡吃到它們的口感,
不過媽媽的刀工比我強太多,所以請她出馬!^^
↑除了大白菜以外,所有材料做成的醃料。
其實除了頭一回做泡菜,擔心失敗而乖乖照著韓國老師教我的方法做之外,
後來我都是邊做邊試吃,慢慢調整成自己喜歡的口味。
像我喜歡泡菜偏甜而不要太酸,所以醃料裡我各放了一顆蘋果和梨(還可幫助發酵)、還有洋蔥之外,還加了些冰糖,
韓國魚露也加了不少。
不過這次辣椒粉稍嫌不夠,所以顏色沒那麼「鮮艷」.....
做醃料是韓國泡菜的製作中,我覺得最大費周章的環節,
所以如果材料夠的話,可以一次做多一點,剩下的冰起來,做成其他拌菜(如小黃瓜)也會很好吃喔!
拌好的泡菜,密封放在室溫下約1~3天(看你喜歡多酸),
夠酸了就放進冰箱保存吧!
配菜或煮泡菜鍋都很棒!